当前位置:首页 >> 发热电缆

最火前3季度湖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升降舞台切片机超滤装置钢筋打码机

2022-09-08 22:40:17  贵和机械网

前3季度湖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导读: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努力克服 非典 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呈现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 ...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努力克服“非典”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呈现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出口和外商投资形势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价格总水平适度回升。月,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52.25亿元,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4.5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7.80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19.88亿元,增长9.4%。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

一、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平稳发展,工业加速增长,三产业逐步回升

1、农业及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月,全省共实现农业增加值564.57亿元,增长3.3%,其在美国可以减少20⑵5%对能源的需求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2.2%、3.7%、3.8%、7.2%。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早稻产量621.25万吨,减少1.04%;中稻及一季晚稻产量预计603万吨,增加2.1%;油菜籽产量达93.88万吨,增长8.2%;春收粮食产量62.93万吨,减少0.3%。出栏肉猪4700.88万头,增长3.0%;出笼家禽34151.45万羽,增长7.2%;出栏牛112.63万头,增长6.9%;出栏羊449.08万只,增长9.5%。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23.56千公顷,减少2.8%,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1173.33千公顷,减少4.2%,双季晚稻播种面积1395.86千公顷,减少7.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278.55千公顷,增长0.8%,其中药材、棉花和蔬菜播种面积分别增加25.1%、17.3%和5.7%。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省60家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8.7亿元,增长17.1%;利税10.6亿元,增长19.1%;出口创汇8443万美元,增长 12.6%;联结基地1200万亩,带动农户480万户。

2、工业继续加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在重点骨干企业的强劲带动下,1 -9月全省工业共实现增加值1070.79亿元,增长11.7%。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44.12亿元,增长21.0%,增速比上半年快0.9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61.40亿元,增长19.2%;重工业完成382.72亿元,增长22.2%。十大标志性工程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11.74亿元,增长25.8%,比全省平均速度高4.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高0.9个百分点。市州规模工业大多快速增长。除湘西自治州仅增长3.6% 外,其余13市增幅均在17%以上。产销衔接较好。全省规模工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906.14亿元,增长22.9%,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61%,比上年同期高0.28个百分点。月,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6亿元,增长29.1%。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2.3%。

企业效益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86%,比上年同期高11.6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2.03亿元,增长47.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0.4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56.1%,同比增长39.2%。“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月共实现利润33.41亿元,占规模工业利润总量的46.4%,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利润增长21.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2.4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亏1.95亿元;亏损面为26.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基本恢复正常。“非典”过后,经过数月的恢复,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已基本正常发展。月份,全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19.88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上半年增幅高0.3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走出低谷。上半年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大幅度下降,“非典”过后,各地纷纷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在国内旅游的带动下,旅游业呈现快速恢复的良好势头。月,国内旅游者447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7%,降幅比1 -7月低36.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54.46亿元,增长11.9%,比月高48.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52亿元,增长26.1%。9月中旬,我省成功举办了2003年中国湖南旅游节,为黄金周的旅游做了很好的铺垫,起到了“预热”的良好效果。从旅游节期间起,我省各主要旅游景区客流活跃,呈现出一派兴旺热闹的景象。国庆期间,预计共接待旅游者457万人次,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15.97亿元,增长24.8%。

月,全省累计完成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348.92亿吨公里,增长6.8%。其中货运量4.15亿吨,增长13.9%;完成货物周转量984.18亿吨公里,增长9.5%。客运在“非典”期间受损严重,下降幅度最大的5月份客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5.9%,旅客周转量下降78.9%。9月份,受旅游节及国庆假日错峰的影响,客运量增长9.8%,其中铁路客运量增长10.4%;旅客周转量增长7.4%,铁路旅客周转量增长12.6%。月,全省共完成客运量7.07亿人,下降4.7%;完成旅客周转量623.14亿人公里,下降1.9%。国庆期间,我省共发送旅客近500万人,其中公路客运部门发送旅客300万人,长沙铁路总公司发送旅客1制绳机50万人,民航部门发送旅客约10万人。

餐饮业重现兴旺景象。月,全省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6.15亿元,增长11.4%,比上半年增幅高4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增速两快一稳,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1、投资快速增长,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贡献较大。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1.62亿元,增长30.8%,比上半年高3个百分点。非国有和国有投资增速同步加快。非国有和国有分别完成投资531.12亿元和470.5亿元,分别增长36.1%和25.3%。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780.76亿元,增长41.7%,比上半年高6.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呈强劲增势,完成投资额165.52亿元,同比增长73.8%,占全省国有及其它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1.2%,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重大技改建减压阀设项目进度加快,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增长。月,全省累计完成投资额195.5亿元,增长56.4%。以华菱涟钢、湖南电信长沙分公司和株洲电厂为首的24个已经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共完成投资69.49亿元,占更改总量的35.5%。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共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全社从国内而言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

2、出口增长较快,外资到位良好。月,全省进出口总额达27.43亿美元,增长32.1%,其中出口15.35亿美元,增长16.5%。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0.67亿元,增长22.4%,比去年同期高6.7个百分点。全省合同外资金额为11.89亿美元,增长30.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增长40.6%,外资到位率为82.3%,较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5.38亿和3.79亿美元,占总量的54.9%和38.7%,二产业比去年同期下降9.5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6.7个百分点。吸引外资最多的三个市分别为长沙、郴州和衡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95亿、1.59亿和1.25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59.2%。月,全省实际利用内资254.24亿元,增长119.1%。

3、消费市场转旺,出现新的消费亮点。在今年“非典”疫情流行期间,我省消费品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最高的1月份增长13.8%,最低的5月份增长4.9%。6月开始回升,当月增长10.6%,7月、8月和9月分别增长12.0%、11.6%和12.4%。月累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0.51亿元,增长10.4%。其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7.15亿元,增长11.4%;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83.36亿元,增长9.2%。轿车、家居商品和通讯器材成为消费的亮点。月,我省汽车、建材、通讯器材三大类高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9%、84.9%和68.9%。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

(三)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

1、财政收入持续增长。1—9月,全省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63.90亿元,增长18.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5.09亿元,增长21.1%,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41.87亿元,增长14.0%。一般预算收入中,企业收入增长70.7%、农业等四税增长33.4%、工商税收增长17.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8.99亿元,增长8.4%,较上半年高0.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迅速,增幅达35.5%。

2、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735.26亿元,较年初新增707.87亿元,增长33.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67.48亿元,比年初净增224.92亿元,增长2.1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85.66亿元,比年初净增421.93亿元,增长22.2%。各项贷款增幅再创新高。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834.74亿元,较年初新增523.37亿元,增长51.8%。在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达2200.13亿元,较年初新增238.64亿元,增长3.5%;中长期贷款余额达1455.09亿元,较年初新增262.90亿元,增长1.2倍。金融运行质量继续改善。9月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28.3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5.5个百分点,累计减亏21亿元。

(四)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物价水平继续上涨

1、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由于我省企业效益有所改善,职工工资收入得到提高,加上扩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保措施进一步落实,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月,全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39.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8.8元,增长10.0%,其中人均工薪收入为4221.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8.6元,增长10.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2%上升到72.3%。居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月,城市居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人均为263.97元,增长51.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4.5%。

今年以来,我省农民出售油料、蔬菜、猪肉、蛋类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好于上年,三季度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06个百分点;农民税费负担大幅减少,人均税费支出25.94元,下降23%;农民外出劳务的人数稳步增长,预计今年全省外出劳务总人数可达1199.41万人,增长6.0%。在这些有利因素的拉动下,月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879.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8.7元,增长6.7%。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为688.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3.5元,增长11.9%。

2、物价水平继续上涨。今年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鲜菜、鲜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加上受去年10月份调整医疗保健服务的翘尾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保持了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连续上涨态势。月食品类价格上涨4.3%,其中鲜菜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分别上涨19.8%和6.2%,医疗保健上涨12%。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

月,受石油、煤炭、钢铁和棉纺织品等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动,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稳步上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产品大幅上涨17.11%,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棉花收购价格上涨,导致纺织产品出厂价格上涨2.75%。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14%。在原材料购进价格方面,除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外,其它八类产品购进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6.14%,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购进和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分别上涨10.72%、6.58%和6.42%。

(五)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双双攀升。

三季度,在克服“非典”因素的不利影响后,我省企业家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普遍良好。企业景气指数为116.04,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了19.61和7.46个百分点。同时企业家信心也得到加强,本季度达到119.23,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了13.85和10.2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是本季度景气度高的最有力推动者,达117.04,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了5.17和2.11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较严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展较慢。我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发展速度慢灌油时就通过此滤油器注入油箱内、比重大、效益低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增长、财政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2002年我省农业增加值增速为2.6%,比全国慢0.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9.5%,比全国高5个百分点。我省农业的低速度、高比重相对拉低了经济整体增长速度。

目前,我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2002年全省财政支出431.7亿元,比1999年增长37.9%,但同期支援农村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两项支出只增长16.3%,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99年的3.26%下降到2.23%;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生产性支出为758.8元,分别比全国、山东、广东和广西少57.7元、397.9元、39.3元和10.3元;占农民人均总支出的比重仅为24.4%,分别比山东和广西低9.3个和5.2个百分点;1999—2002 年,全省农村投资总额达1271.8亿元,其中农业所占比重为14.7%,分别比湖北、江西和安徽低6.3个、1.9个和8.8个百分点。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面对今年夏季严重的旱灾,部分地方抗旱办法不多,农业损失严重,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没有突破。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慢。2002年,我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9.73%,比1999年减少4.27个百分点,调减幅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5个百分点。二是养殖业结构单一。2002年,我省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85.3%,比全国高19.3个百分点,比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分别高20.2个、7.1个、35.2个和7.7个百分点;而牛羊等其他肉类产量占比分别比全国、山东、广东、安徽和湖北低19.2个、35.2个、21.2个、20.1个和7.7个百分点。三是农产品加工落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慢。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直轴冲床由于农产品质量较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总产值只有484.87亿元(2000年),为广东的14.8%、山东的16.3%,居全国第15位。目前全省参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不到8%,与龙头企业有直接联系的农户也不到30%,真正的订单农业还不到35%。

——消费对经济增长推动力减弱。近年来,我省最终消费率偏低,且呈不断下降的态势。2002年,我省最终消费为2762.95亿元,比1990年增长3.9倍;最终消费率为63.7%,比1990年下降12.2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只下降2.2个百分点。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经济推动力80%左右来自消费,而我省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近20个百它决定了夹具结构的大小及夹具操作的劳动强度的大小分点,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将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减弱,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就业压力大。就业问题是一个矛盾突出、两难选择的问题,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强劲支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相对不强。最近10年来,我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安排就业岗位只有1.25万人,而第三产业可安排3.28万人。目前我省就业压力较大。首先是新增劳动就业人口量大。据测算,未来十年我省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48万多人,今年我省需要就业或再就业的城镇劳动力总计达85万人。其次是下岗失业问题依然突出。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29个再就业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但到7月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6万人,仅完成年计划的59%。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率下降。200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71.23%,比2000年下降12.81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亟待优化。月,我省新增贷款523.37亿元,但大多流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大中城市及大型企业,月仅长沙市就新增贷款266.67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总量51.0%。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一是区域性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发育滞后、功能弱小,存、贷款份额分别仅占全省银行总量的24%和19%,难以有效支持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二是手续繁杂,申请时间过长。由于各方面原因,对县域经济的贷款申请审查非常严格,在时效和金额上都难以保证。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导致一些企业以高息吸纳民间资金,这样既加重企业的经营负担,又加大了经营风险,同时也容易引发非法集资,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做大做强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区域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要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加工转化能力,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规模。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民加入相关的种养加专业协会组织,促进小生产联合走向大市场,提高农民的市场开拓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力度。着重配合县乡公路改造、小城镇建设,搞好乡村的规划布局,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实体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重点拿出一批有吸引力的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形成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和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要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到外地开店办厂,寻求农业优势资源的互换。要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水利设施和教育的投资力度。

(二)尽早谋划,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工业稳定快速增长

从前3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看,二产业是我省今年经济增长的主力,而工业则是主力中的中坚。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乃至确保今年基数较高基础上明年工业的快速增长。我们建议:一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步伐。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使资源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使之尽快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其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重。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把推进信息化纳入工业化进程中,提高工业化的效率,加速实现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必须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新的传统产业,这也是振兴湖南,实现产业升级的希望所在。三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湖南在培植本地的支柱产业时,要立足于品牌、规模和竞争优势,真正把品牌做大、做强,即使在传统行业中也可以培植出支柱产业,如湖南农产品加工要是能打造几个年销售收入几十、上百亿的优势品牌,那将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如河南双汇集团、内蒙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2002年销售收入分别达80亿元、50亿元和40亿元)。四是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使之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成为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三)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

一是扩大居民旅游与服务消费。积极扶持与城乡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旅游、交通运输、餐饮、商贸等行业发展。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紧清理限制性政策,加紧研究放开住房二级市场的配套政策,改善汽车消费的配套设施,特别是在目前私人汽车和住房消费大幅上升的形势下,促使住房、电信、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对经济推动作用尤为明显。 三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有关部门应根据我省近10年来职工平均工资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居民收入的增幅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起促进当前和后续消费的源动力。四是完善消费环境。抓好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的监督检查。改善农村流通和消费环境,大力培育农民对家用电器的消费意愿。五是在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消费总量时,必须转变观念。在城市扩容上不要一味局限老城区的改造,要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大城市周围建立一些功能相对齐全的中小城镇,这样既有利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又利于汽车、住房消费规模的扩大,还利于解决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

(四)努力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主要目标之一。目前我省就业形势严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把就业工作与经济增长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要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在产业准入、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场地安排、资金信贷等各方面重点扶持具有就业优势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机制上对各种新兴的服务行业加以扶持和引导,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二要加强培训,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劳务输出。当前,我省开展劳务输出既具有明显的区位与成本优势,也是切合省情的现实选择,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沿海省份、国外加强联系,争取就业岗位,把劳务输出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对外政策结合起来,全方位开拓省内、国内、国际多元化就业市场,增加劳务收入。三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构筑一批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四要着力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出路问题。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白癜风的潜伏期症状是什么样
合肥华夏白点
如何判断白斑是不是白风
郑州医院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